近日,各新闻各网络争先报道了“奥数”现象,关于禁止以奥数成绩等作为小升初入学条件或与收费挂钩的问题,对于前前后后忙碌着家长们来说真是忧多喜少,确切的说,更多的家长陷入了迷茫。教育部已明确表示要严厉打击奥数现象,那么迷茫中的家长们该做些什么呢?怎样走出这种迷茫?
小编在网上看到一则关于采访奥数 咏鹏老师的报道,咏鹏老师因出版《奥数是个替死鬼》一书受到广泛关注。以下摘自咏鹏老师访谈记录:
主持人:有一句老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什么奥数会成为小升初的标准,而不是语文、英文?
咏鹏:因为现在小升初是学校和孩子之间进行一种功利化双向选择,大家都是为了升学率,我把你要到学校,是因为你对我们学校升学率有帮助,反过来你到我学校也是因为升学率高,这是非常一元化价值观。然后升学率这件事,当然这是应试的成果,有两方面,一个是评价一个孩子聪明还是有点笨,通常数学比起语文、英文参考指标好一点,如果一个小孩数算的很快会被说非常聪明。
另外就是应试角度,数学本身可考察性比较强,别管当场学还是日后你用,都是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客观的标准在那里,这道题对了就对了,错了就错了,而语文、英语里边有很多比较主观的东西,就像作文,每次高考完了以后,市面都有零分高分作文供大家欣赏。评判的时候每个人观点都不一样。
现在语文和英语为了达到应试目的,改的比原来更糟糕一些,让你主观想象题越来越少。如果一定进行比较功利双向选择的话,那么现在全社会自然而然把奥数题提到一定位置,而不是语文和英语,我觉得有相当合理性,如果说语文或者英语是奥数这个规模,可能更可怕,这两个是大家平时应用的工具。数学从你学到最后的用,其实都是一些数学家或者物理家、化学家,他们平常工作也不见得解大量题。
主持人:我想了解一下,这里跟社会需求、人才类型相关吗?其实不止中小学,比如在美国大学里边招生的时候,也很看中学生的数学成绩,就像中国以前对理工科人才需求更旺盛一些。
咏鹏:其实这个还是一开始的话题,我们每个家庭孩子有一元化价值观,我们国家和社会也有这个感觉,比如美国,我们经常会拿美国的一些做法作为一个标准,就好像他们是我们的未来,美国做什么事情,好像我们落后它几十年,然后早晚有一天我们会做这个事,这个事如何更好应用、更早看见,经常是这么思考的。
主持人:你书中也谈到,我们经常用西方价值观作为我们行为或者选择的标准?
咏鹏:而且西方现在我觉得,美国和欧洲分得开一点,欧洲是一种,因为从古希腊开始有外求御侮的思路,但是他们有传统,经过几千年发展,互相起到制约,比较好。像美国它是没有传统,所以它应用各种现代东西或者迎合现代流行文化比较强。
主持人:更具有功利性,可以这么理解吗?
咏鹏:我觉得可以,然后中国很传统,而且我们本身原委内存于心,所以我们其实跟美国最不像,但往往拿美国标准作为未来发展,导致我们现在生活方方面面被影响彻底。数理化这件事,我们本来不是外求御侮的思想,虽然好多古人一些发现领先人家几百年、上千年,但是我们一直以一种,我现在用一个词,我们一直以独大物种心态生活在世界上,跟自然结合在一起,而不是竞争的机制,所以我们一直没有发展出这种所谓的现代科技的感觉,由于后来我们被人打了,很自卑。在科技上发展上比较心急,觉得数学人才是首当其冲需要的人才,从这个角度可以这样说。
主持人:最近奥数确实真正遭严打,看似比以往都坚决,北京市教委叫停所有奥数培训,前两天任华学校注销了,上了报纸,而且教育部门将与工商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培训机构奥数课程进行检查,您对此有何看法?
咏鹏:以前我也说过,不知道这个做法是不是合法。
主持人:我觉得他应该有两类学校,一类是坑班,像任华这种,还有一类属于社会培训机构,实际现在展开联合执法检查,我觉得应该是针对社会培训机构。
咏鹏:对,我觉得是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可以提高数学成绩作为一个升学的手段,但是不允许公立学校有目的性的开设培训班;另一个,从培训机构角度,不允许教某一门课,这个是很难执法的。奥数早就不是原来的概念,之所以小时候我学的时候没有叫奥数,因为当时觉得叫奥数不够格,奥数是奥林匹克性质,为国家争光,而我们只是数学的提高班。现在奥数在一大堆培训机构努力下,早就和课本知识无逢接轨,因为它为了煽动更多人学,所以什么叫奥数已经说的不太清楚。我觉得执法有难度,将来难免换一个标题还会出现。数学稍微提高一点很正常。
主持人: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和真正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概念是有很大的差别吗?
咏鹏:对。
主持人:如果真的按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题来培训,估计这些学生早就已经学不下去了。
咏鹏:对,媒体经常报道某些题目一些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人都做不出来,但是我要说的是,如果给同学们做一份卷子,大家都会做,那么这个卷子没有什么意义了;大家都不会做,也没有意义。但是如果大家现在做的是所有人都做出来的题,那样的话培训不可能蓬勃发展。
主持人:那么就是说媒体报道的怪题,可能是一份试卷最后附加的比较难的题,而并非整个试卷都是这样。
咏鹏:是的,而且要比较高端的试卷才会出现这样的题,我觉得大部分奥数的孩子做的题应该只是提高区分度的题。
主持人:如果说北京真正把奥数和小升初脱钩的话,您觉得什么样升学方案最合理的?不少专家、学者都呼吁恢复小升初统考,但北京市教委已经明确表示此举违背《义务教育法》,不会恢复。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咏鹏:若恢复统考,考的都是课内的东西,可能就像刚才说的没有区分度,那么考出来效果并不明显。如果这个卷子做的有区分度的话,那还是一些课外培训的东西,这样会把培训变的更有针对性、科目更全。
总的来说,刚才所说的“一元价值观”、“功利冲击”只要存在的话,我不认为小升初部分会有什么样的政策能够一下让大家日子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