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海淀教育将有哪些大动作?1月12日,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透露,2015年全年,海淀仅通过合并、承办20余所学校,就新增1万余个优质学位。今后,海淀将建立“区管校用”的人才库,设立“地方粮票”。
新增万余优质学位
(一)新建学校
一○一中学温泉校区、中关村三小万柳北校区、红英小学六里屯校区等3所中小学和民族幼儿园等2所幼儿园,新增学位近7000个。
(二)合并或者承办、更名
全年合并、承办20余所学校,新增1万余个优质学位。
1.之前调整的学校包括:
将红山小学并入中关村三小,成为中关村三小红山校区;将北洼路小学并入海淀区实验小学,成为海淀区实验小学北洼路校区;将陶行知中学并入交大附中,成为交大附中东校区;由交大附中承办105中学,更名为交大附中第二分校;将向东小学和艺师附小并入农科院附小;由八一学校承办六十七中学,更名为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由北大附中承办北医附中;万寿寺中学、万寿寺小学分别更名为北外附中、北外附小,将魏公村小学并入北外附小。
2.近期调整的学校包括:
1)由北大附小承办肖家河小学;
2)由人大附小承办亮甲店小学;
3)将永定路中学并入育英学校,更名为育英学校航天校区;
4)在北部地区,优化教育布局,小学全部设置为独立法人单位,实施财务独立核算。
包括:温泉中心小学更名为海淀区和平小学,并将东埠头小学并入和平小学;
将白家疃小学并入翠微小学;
将苏家坨三四村小学并入苏家坨中心小学;
将周家巷小学并入北安河中心小学;
将红星小学并入台头小学;
将宏丰小学并入永丰中心小学;
将东马坊小学并入上庄中心小学;
将冷泉小学、唐家岭小学并入红英小学;
合并白水洼小学和前章村小学为“海淀区翠湖小学”;
合并大牛坊小学和西玉河小学为“海淀区科技园小学”。
(三)新建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一所是首师大附属玉泉学校,另外一所是把丰联小学并入而成为九年一贯学校的清华附中永丰学校。
(四)新增8对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学校
分别是民族小学和交大附中,双榆树一小和中关村中学,培英小学和育英中学,八里庄小学和首师大附中,和平小学和一○一中学温泉校区,北医附小和北医附中,万泉小学和理工附中,九一小学和北医附中。
(五)借助区域优势资源提升办学品质
12所高校对口支持24所中小学发展,新东方、学而思等民办教育机构参与12所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交大、北外等6所高校和36所中小学合作开展外教支持中小学英语教学项目。中国科学院、北京市教科院等教科研部门继续为我区7所中小学提供对口支持。
(六)稳步推进学区制改革
海淀以现有的12个小学学区为基础,依据与街镇行政区划界限重合等5个原则,将区域内所有中小学划分为17个学区,对应29个街镇。
17个学区分别是:羊坊店学区、万寿路学区、永定路学区、紫竹院学区、八里庄学区、四季青学区、北太平庄学区、花园路学区、海淀学区、中关村学区、青龙桥学区、上地学区、学院路学区、清河学区、西三旗学区、上庄西北旺学区和温泉苏家坨学区。
学区制改革旨在创新治理体制、机制,完善教育内部治理结构,搭建统筹整合地区内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平台,加强学区范围内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促进学区内设施、课程和师资等各类资源的共建共享。
经过羊坊店学区和温泉苏家坨学区一南一北两个学区的试点,目前学区制改革已经全面推进,正式任命了其他15个学区的学区管理中心主任,正在积极开展学区委员会和学区管理中心的组建工作,这15个学区也将在近期正式揭牌。
实行“地方粮票”鼓励教师流动
近年来,海淀中小学教师已出现结构性缺编问题。随着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学科的配比发生变化,各学校开始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这带来各学科教师的结构性缺失。加之,海淀中小学体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推出,足球教师、冰雪运动教练等都是急缺的师资人才。
今后,海淀区将加大师资人才引进的经费投入,设立自己的“地方粮票”,建立破格机制,教师可不受年限制约,达到一定水平便可参加职称评定,其结果将在海淀区内得到承认,解决师资在区域内难以流动的问题。“区管校用”的人才库将使得教师流动变得相对容易。陆云泉说,进入这个人才库的人才,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和优秀大学生都有,待遇肯定要比现在在编的教师待遇要高。
目前,海淀区教委已成立保健中心和网络数据中心,今后,中小学校医和网络信息技术人员将由这两个中心直接派给学校,再也不会占用教师编制,节省出来的编制将用于招收紧缺学科的教师。
今年,将投入2000万教育经费引进100名左右的无编制教师。这些区管校用的新增人才,待遇和在编教师一样,有五险一金,可以参评职称,有的薪资甚至还要高于在编教师。
同时,海淀还将加快推进人事管理体制改革,把校长的绩效工资拿出来,由教委发放,而不再是由学校发放,促进 长的流动,从而进一步带动区域均衡发展。
将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排名
在未来,海淀将不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排名,但将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排名。“用排名的方式,让校长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没有健康就没有教育。”陆云泉说。
陆云泉表示,现在对于学校来说,发现能力比加工能力更重要,未来将鼓励学校差异化发展,鼓励学校发现学生的潜力。
2015年,海淀区发布了中小学体育工作、校园足球的三年行动计划、中小学冰雪运动实施意见等,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技能。建立完善校园足球联赛体系,积极开展冰雪项目,建立10所“海淀区中小学冰雪运动试点校”,2所学校成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 另外有20所学校和50所学校分别成为“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海淀区校园足球实验学校”。
应对二胎全面放开 增学前学位
十三五期间,为了应对全面二胎放开,海淀还将增加3000学前教育学位,迎接新一波儿的入园高峰,海淀已率先启用了幼儿园适龄儿童信息采集服务系统,规范幼儿园招生秩序。
在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后,海淀教委将加强对于学校内涵的提升,力争建设一批有特色的学校。未来五年,海淀区中小学生在优质中小学就读的比例将达到75%以上。
“小升初”、“入小学”暂不受学区制影响
海淀区学区制改革后,该区小学入学和“小升初”暂不会受到影响。在小学入学方面,海淀区各个小学的划片范围基本保持不变。
除大派位外,该区“小升初”还有多条符合政策的升学渠道可以不受学区限制,比如特长生招生、初中寄宿制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等。今后,海淀区的初中入学派位区域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据悉,目前,海淀共有中学78所、小学97所、幼儿园160所,还有1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工读教育学校、3所特殊教育学校和435家民办培训机构。中小学生在校生总数达25万多人,占全市总数的五分之一;专任教师2.3万多名,占全市总数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