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有这样一群学生汇聚在清华附中,他们热爱科技创新,遨游在人工智能的海洋,探索AI奥秘,用科技之光点亮未来之路。
海淀区人工智能实验班由海淀区教育两委和清华大学主办,海淀教科院和清华附中承办,旨在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经验,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9月7日,第二届海淀区人工智能实验班开班仪式在清华附中举行。
“四字班”的打开方式
“四字班”的“四”意为“2024级”,2024级人工智能实验班将有哪些精彩课程内容?
吴颖惠院长在致辞中介绍,同学们将跟随海淀区教科院、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及清华附中的优质师资,系统学习计算思维、数学思维、程序设计、人工智能通识课等方面的内容,学习进步、共同成长。
吴颖惠院长寄语新同学们,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掌握计算思维,提升模型建构能力,利用人工智能增长知识,希望大家建立友谊,在团结合作中收获知识,收获友谊,收获成长。
“名师大咖”保驾护航
海淀区人工智能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科学院,聘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资深教授马少平、清华大学北京国家信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东担任《人工智能通识课》课程顾问,现场还为“四字班”的学部主任、班主任、副班主任、导师“天团”颁发聘书。
探索AI未来
田圆科长在致辞中表示,海淀区人工智能实验班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人才早期培养体系;开发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优势资源;构建人工智能人才实践成长模式;开展人工智能人才创新培养实验,为海淀区、北京市乃至全国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树立新标杆。
“人工智能的未来,看我们的!”田圆科长最后寄语“四字班”的同学们,系统学习人工智能理论,积极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实践,在光荣的人生履历上,增添熠熠生辉的勋章。
马少平教授带领同学们走进人工智能世界,他详细讲述了人工智能的诞生、发展演变和工作原理等多方面知识,通俗的语言表达,生动的画面演示,激发了现场同学们探索人工智能世界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相关内容推荐>>清华附中:2024年海淀区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招生通知
回顾首届,充实!
2023年8月15日,“海淀区人工智能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科学院”揭牌
为进一步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建设的要求,2023年8月,由海淀区教育两委和清华大学主办,海淀教科院和清华附中承办的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示范项目正式落地清华附中。
人工智能实验班充分利用周末及寒暑假时间进行全天候、全周期的人工智能学习实践。首届实验班精心准备了21天课程和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下面一起跟随小编走进首届实验班,感受特色活动风采吧!
2023.10.9 前往科大讯飞北京总部参观学习
科大讯飞北京研究院执行院长伍大勇博士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的主题讲座。在科大讯飞导师的引领下,大家参观了人工智能体验中心,深入了解了星火大模型在多种应用场景中的实际运用。
2024.4.13 前往中国科技馆参观学习
漫步在科技馆的人工智能展厅,同学们近距离体验各类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展品。从智能机器人到语音识别系统,大家直观感受到人工智能的魅力,拓宽科技视野。
2024.8.25 参加第六届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
走进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与千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共同开启一场趣味的AI之旅。跟随众多AI科学家和探索者,在脑机接口、具身智能、AI智能体、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打开眼界,畅想未来生活。
百年历史积淀的清华附中立足基础教育实际,以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教育助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厚植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沃土——2013年成立面向全体初中生全天候开放的创客空间,2014年成立高等研究实验室,2023成立波音牛顿飞行学院,2023年8月,海淀区人工智能实验班正式开班……
肩负新时代赋予的育人使命,清华附中将加快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新路径,把各项工作提升到新的育人目标追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强健体魄、丰盈内心、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延伸阅读:
👉101中学人工智能大模型科技英才研训营报名进行中,全国6-12年级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