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理工附中】发布开学心理调适指南,详情见下,随北京小升初网苗子一起看看: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
愉快的寒假生活即将告一段落,新学期的脚步正悄然而至。我们很快就要回到熟悉的校园,见到老师和同学,同学们是否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新学期了呢?
重返校园,大家难免会经历一段“开学心理适应期”。为了让大家身体和心理重新“上线”。理工附中准备了一份“开学心理调适指南”,让大家轻轻松松适应新学期,元气满满迎接每一天!
学生篇
调整作息,身心舒畅
逐步调整作息,稳步找回规律:假期里,同学们的生活节奏可能变得随性且松散,如果在开学当天突然大幅调整作息,身心可能吃不消。因此,开学前要提前做好生物钟的调整。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每天比前一天早睡、早起一点。
【安睡小贴士】
①睡前半小时放下电子设备,让大脑进入休息状态;
②避免在睡前吃太饱或喝太多水,避免频繁起夜;
③放松身心助眠,洗个热水澡、听些轻柔的音乐,更快进入梦乡。
接纳情绪,调整心态
主动接纳当下的情绪:开学在即,有些同学可能会感到焦虑、紧张甚至有点烦躁。从假期的轻松氛围转入学校的紧张节奏,心理上出现落差是不可避免的。适度的焦虑和紧张并不是坏事,这说明我们想要更快地适应返校生活。
【小贴士】
学会适当调节负面情绪:
①积极心理暗示,告诉自己, “开学后可能有很多新的惊喜在等着我!”等 ;
②转移注意力,列一个“开学准备清单”,逐步去完成这些小任务,让自己忙碌起来;
③拥抱大自然,感受春天的气息;或者运动一下,帮助情绪重建。
④回想一下过去的每一次开学经历,便能够发现自己每次都能从最初的不适应中调整过来。请相信自己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
制定计划,雄心勃勃
新学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和计划能让我们更有方向感和期待。
【学期规划小贴士】
①自我评估:回顾上学期的表现,全面分析自己的学习成绩、时间管理和生活习惯等方面。找出优势与弱项,为目标制定提供方向。
②运用SMART原则设定目标:根据评估的结果,设定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达成(Achievable)、相关(Relevant)、有时限(Time-bound)的目标,并制定行动计划。
③建立激励机制:完成小目标后奖励自己,也可适当设定惩罚以避免拖延。
④动态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保持耐心,坚持执行。
心智控屏,乐学无忧
寒假期间,手机成了我们学习、社交和娱乐的主要工具,但开学后,突然需要放下手机并专注于学习,这对许多同学来说并不容易。如何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呢?
【小贴士】
①隔离法:学习时将手机调成静音,放在另一个房间或自己看不见的地方;使用专注工具,比如番茄时钟。
②积极替代法:想玩手机时,用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分散注意力,比如唱歌、画画、运动等。
家长篇
开学临近,家长的耐心和智慧引导对孩子适应新学期至关重要。相信在家长的鼓励和陪伴下,孩子们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自信,迎接新学期的挑战!
接纳孩子,用心沟通
倾听与理解:面对新学期,孩子可能会有情绪波动,作为家长,需要具有同理心,即能够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们的感受。家长们可以尝试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类似经历,比如假期结束后重返工作时的焦虑和不适,让孩子明白,从假期生活过渡到校园生活时情绪波动是正常的现象。
信任与支持:家长可以表达对孩子的无条件信任与支持,帮助他们减轻对新学期的担忧,让孩子知道,在新学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家永远是他们坚实的后盾。
模拟开学,逐步收心
调整作息:家长可以提前几天引导孩子早睡早起,循序渐进地回归到上学的作息规律。
控制手机使用:与孩子探讨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帮助他们认识到适度使用电子产品的好处。通过制定具体计划,比如每天缩短手机使用时间、设定明确的使用时段等,逐步引导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小贴士】
避免一刀切:家长应避免急躁或强硬地要求孩子立刻恢复正常作息,避免简单粗暴地禁止孩子使用手机。
多鼓励与肯定: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努力和小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
制定计划,同心协力
新学期,学习压力和生活节奏增加,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新学期计划书”至关重要。家长可以协助孩子科学规划,设定合理的目标,以应对新学期的挑战。
【小贴士】
尊重孩子的个性与成长节奏:家长在与孩子制定计划时,要确保目标是合理的,是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到”的高度,避免过高期望或过度焦虑影响孩子。
建立激励机制:当孩子达成小目标时,给予小奖励,以增强积极性。
延伸阅读:
对北京升学招生要求、入学政策、如何准备等有疑问,可预约一对一升学咨询,会有相应老师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