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升初网

登录 | 注册

海淀玉泉小学:观察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2015-11-03 10:20|编辑: 玲子|阅读: 1408

摘要

很多家长或许不知道,观察是应该是孩子小学阶段重点培养的习惯,海淀玉泉小学的“科技”是玉泉小学的三大文化之一,大量的动手操作和观察实验更成为孩子们喜欢科技课的理由之一。
小学的科学课是基于小学生客观观察为基础的一门学科,也因此成为孩子们最喜欢上的一门课。
如何培养孩子们对事物观察的好奇心和敏锐度?观察习惯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小学生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进行。让孩子们在开心、兴趣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观察能力和科技素养。
作为中国科学院的附属小学(以下简称“玉泉小学”),“科技”是玉泉小学的三大文化之一,科技素养的培养也是学校的教学特色,大量的动手操作和观察实验更成为孩子们喜欢科技课的理由之一。观察,为孩子们带来了什么?今天,让我们从一节科学课上观察蜗牛的案例说起。
 
【教师说】
 
李佳:(玉泉小学科学教师)
我们科学教研组一直很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我们使用的科学教材配备了各种实验材料,但有些老师无法准备的,个别还需要孩子们自己准备。考虑到各种原因,为了降低准备材料的难度,我们在开学之初,就把班级的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所有需要准备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提供一份即可,大家分享。
在第八周教学进度中,三年级的科学课有一节讲的内容是《蜗牛》。课上,我给孩子们放了有关蜗牛的视频,孩子们兴趣很浓。但图片和视频只能让孩子们学习到知识的表面,认识不够深刻。
我想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观察蜗牛,但这个季节可遇不可求。让我兴奋的是,那天早上正好下了一场小雨,于是我上课前跑到学校校园的灌木丛里,想看看这个季节还能不能看到蜗牛。让我兴奋的是,发现了好几只。于是,下课后我留的作业就是让孩子们“观察蜗牛”。如果有幸捉到蜗牛,就装在小纸杯或者塑料瓶里观察、喂养一周,在第九周上课时自愿带到学校和大家一起观察分享。让我感动的是,孩子们很用心,这周的科学课上,好多孩子都带来了小蜗牛:大部分是自己捉的,一小部分是买的大蜗牛。每个组都有,孩子们在课堂上观察、讨论,它们对蜗牛更加好奇,也了解到好多知识:比如蜗牛的形态特征及它们如何吃食物、排泄、以及对刺激的反应等。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分享能力、探究能力和亲近小动物的感情。
 
【孩子说】
李卓航(玉泉小学三年级4班):
我特别喜欢上李老师的科学课。我们第一章讲的是植物,第二章是动物。动物的第一节内容是“寻访小动物”,我观察了蚯蚓。第二节的内容是蜗牛,第三节还是蜗牛。第一节学蜗牛时,李老师让我们试着寻找,看看能不能捉到,并自愿带到学校分享。
放学路上,我专门挑着路边潮湿的走。可惜,小蜗牛都逃跑了。我回忆起之前养蜗牛的好玩事:我曾经捉了两个小蜗牛,他们还会交流呢。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小蜗牛悄悄地爬上了大蜗牛的背上,它们在干什么呢?我很好奇。过了好几天,它们都“失踪”了。我了解到蜗牛喜欢潮湿的地方,所以我就顺着墙上它们爬过的痕迹,去洗手间找,结果在天花板上发现了它们,不过已经“长”在那里了。这次科学课,我虽然没有捉到蜗牛,但我给大家分享了我和蜗牛的故事。
 
佟真(玉泉小学三年级2班):
由于小区附近没有公园,我没有捉到蜗牛。但上科学课时,我们小组的一位同学带来一直巨大的巴西大蜗牛,有核桃那么大,她养了好几个月了。还有一个同学带来一直金色壳的蜗牛,很漂亮,我第一次看到这样大的蜗牛。听她说,这种蜗牛生命力十分顽强,报纸、塑料等东西它都能吃,而且半个月不喂它也饿不死,简直太神奇了。课上虽然我没有带来蜗牛,但我们小组分享了,我看到了之前我从来没看到过的蜗牛品种,真是大开了眼界,我就想把它们画下来。
 
高奥(玉泉小学三年级1班):
科学课上,李老师让我们看了有关蜗牛的视频。我了解到了蜗牛生下来就有壳。可是,“它为什么生下来就有壳呢”,视频里没说明白,我一直也想弄清楚。
我还了解到,有一种蜗牛叫“无壳蜗牛”,我在花盆里见过它。妈妈说它叫鼻涕虫,听着很恶心哦。我在想:无壳蜗牛不用背着重重的壳,它肯定爬的比带壳的蜗牛快……这次科学课的视频引发了我好多的问题啊,所以,我很期待通过观察蜗牛,发现更多的秘密。
 
涂方逸(玉泉小学三年级6班):
在第一节讲蜗牛的课上,我了解到了原来蜗牛的眼睛长在触角上。这是因为触角末端有感觉细胞,一受到刺激它为了保护自己,就将触角收缩回去。过一会,它感觉到眼前没有障碍物了,就又慢腾腾地伸出来了。我喜欢静静地看着它缩回去又伸出来,再缩回去,再伸出来的样子。
 遗憾的是,李老师周三说完,我周日才去找蜗牛,结果没有捉到活蜗牛,但我见到了好多蜗牛壳。我知道他们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就浇了好多水,结果还是没发现,天冷了,它们可能冬眠了吧。我想,明年春天雨后我会捉到它们的。
 
陈芝暄(玉泉小学三年级1班):
我们的科学书上,有关蜗牛的内容有两节,第一节课时老师给我们看了有关蜗牛的视频和照片,我了解到蜗牛是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等知识。下课时老师说,让我们尝试着去寻找一下蜗牛,幸运能捉到蜗牛的同学,可自愿将蜗牛带到下周的科学课上,和小组的同学分享。我很喜欢蜗牛,以前下雨后经常捉回去养。所以,一放学,我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有一天,妈妈回家后说送给我一个“礼物”:一大堆蜗牛啊,她说在小区花丛里挖到一个“蜗牛坨”:二十几只小蜗牛在一起。我将它们放在一个一次性餐盒里,在家养了几天后,又将它们带到了科学课上,由于我带的蜗牛比较多,有的同学没有捉到,我就和大家分享了。看到每个组都有了蜗牛,看到小伙伴们都瞪大了眼睛兴致勃勃地观察蜗牛,我很开心。
 
【家长观】
乐乐妈妈:我也是一名教师,当孩子给我说出这个作业后,我真的很感动。孩子说最喜欢上的课就是科学课,因为在课堂上有多种多样的观察和实验。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强,奶奶包饺子时,她就和面团捏东西玩。我们带她去植物园,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观察小螳螂、七星瓢虫及小蜗牛之类的。由于观察能力强,孩子的内心很丰盈、也很敏锐,回家后总想了解昆虫的知识,不自觉地培养了读书的爱好。在孩子们被各种培训班包围的今天,学校能如此重视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真的难能可贵。为科学老师的自然之心、童心点赞!为孩子们的幸福成长祝福!
 
道道妈妈:说了捉蜗牛,可是我下班比较晚,他都没托管班接走了。到了周末我们都忘了这事。我们孩子很粗心,经常丢三落四,他也忘了这事了。周二晚上,看到群里家长讨论科学课带蜗牛的事,我才想起来这件事。当时,我还担心他没准备怎么办?后来和别的家长一打听,才知道是自愿带,而且小组带一份就行,这样心里就踏实了,老师的安排比较人性化。
 
小宇爸爸:我们小时候老师也让我们观察蜗牛。用冰糕棍碰它的小触角,静静地观察它一缩一伸的样子。我记得有几个很淘气的小男孩,拿蜗牛“捉弄”女孩:我们先让女生闭上眼睛,伸出手,然后将蜗牛放在他们手心里,接下来就是很得意地听到一声‘啊!’,然后大家都嘻嘻哈哈笑成一团。现在想起来,这是多么开心的童年时光啊。很庆幸这些从小在钢筋水泥丛林里长大的孩子,也能有这样的观察课堂。
 
彤彤爸爸:我们那时候没有《科学》课,是《自然》课。现在回忆起来,最喜欢上的课也就是自然课。秋天老师让我们去采摘植物的标本。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秋天的野外到处都是树叶,我放学后放下书包就和小伙伴们跑到村边的小树林去完成作业。什么柳叶、枫叶、柏树叶,甚至狗尾巴草拿到学校,手被树枝子划下了痕迹,为了不让妈妈看到,就偷偷用衣袖遮盖起来。第二天拿到学校,大家互相交流,看着自己比别人采集的叶子种类多,然后制作成标本,设计成叶子画,那种幸福感难以描述的。我目前从事园林工作,或多或少源于小时候的兴趣吧。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

 

2025年通州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实施细则

2025朝阳小升初入学信息汇总(意见、时间、途径、非京籍等)

外区回朝阳2025小升初按什么入学途径分配?需要满足哪些跨区小升初条件、资料要求?

2025年北京小升初入学流程(初中一年级)

开测!北京中小学体测评分标准、要求公布!满分这么拿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没有更多了

  • 2026北京小升初

  • 2026海淀小升初

  • 2026西城小升初

  • 2026朝阳小升初

  • 北京小学期中试卷

  • 北京小学期末试卷

  • 剑桥五级代报名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2026北京小升初交流群

  • 人大附中早培班

  • 八中少儿班素质班

  • 26入学

    26入学

  • 划片查询

    划片查询

  • 剑桥五级

    剑桥五级

  • 社群加入

    社群加入

  • 学校招生

    学校招生

  • 提前招生

    提前招生

小升初招生信息分享,扫码关注

北京初中入学

bjczrx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