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升初网

登录 | 注册

北京中小学开学第一课 体验传统文化

2017-02-21 09:23|编辑: 贾老师|阅读: 952

摘要

北京中小学生新学期开始体验传统文化,比如说茶艺、古筝、绳艺等,如灯市口小学优质资源带引进11门课程让学生体验传统文化。北京小升初网具体分享如下,供关注的家长参考!

2月20日 ,北京百万中小学生迎来了新学期。传统文化成为这个学期不少中小学的第一课主题。品品“香道”、打打“太极”、学学“插花”……孩子们一开学便沉浸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中,其中灯市口小学优质资源带为学生提供11门课程体验传统文化。

11门课程体验传统文化

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开学第一课,灯市口小学优质资源带北池子校区就引入了茶艺、古筝、绳艺、插花、香道、扎染、太极、古典舞等11门体验课程,让学生一开学就浸润在雅致、宁静的传统艺术的世界里。

据该校区校长吕红介绍,这11门体验课中,很多课程为新学期第一次开设,校区300多名孩子都可以享受到优质的传统文化课程。除了对这些课程进行体验,新学期,该校区还有很多有趣的课程等待着孩子们来学习,比如继续庙宇文化的主题研究,带领学生走进天坛,采用探究学习、模拟体验学习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孩子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坚持午间收听评书活动,让孩子们在评书故事中了解历史;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活动,激励更多的学生争当诵读小博士等。

讲“门钹”学胡同文化

“老舍先生的故居位于丰富胡同,大家也管它叫做‘丹柿小院’,看它朴实无华的院门……”开学第一课,灯市口小学礼士校区邀请了老舍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来做讲解。

讲座后,孩子们开启了“走进胡同,探寻京味儿文化”的综合实践课程,从老舍故居的大门起始,讲到胡同里的门、小门墩、有趣的门钹、门神和对联,老师在讲授中还将胡同文化与数学、美术等学科进行了融合。透过胡同文化,孩子们学习到了多方面的知识,追寻了老北京的风情民俗,了解了北京城市的历史和变迁。孩子们懂得了无论是名人故居,还是普通人家的院落,分隔内外的大门代表着主人的身份与地位,不同的门饰蕴含着不同的意义。

2017年首套高中传统文化教材 通州先用

东城区新组3对联盟校 优质资源覆盖面95%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优质资源带

没有更多了

  • 2026北京小升初

  • 2026海淀小升初

  • 2026西城小升初

  • 2026朝阳小升初

  • 北京小学期中试卷

  • 北京小学期末试卷

  • 剑桥五级代报名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2026北京小升初交流群

  • 人大附中早培班

  • 八中少儿班素质班

  • 26入学

    26入学

  • 划片查询

    划片查询

  • 剑桥五级

    剑桥五级

  • 社群加入

    社群加入

  • 学校招生

    学校招生

  • 提前招生

    提前招生

小升初招生信息分享,扫码关注

北京初中入学

bjczrx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