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中校训:勤奋、进取、和谐、致美
校训在教改试点后定格
北京八中的前身,可追溯至1921年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兴建的原四存中学。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私立四存中学和北京八中合并为北京市第八中学,1984年被确定为全面教育改革的试点校后,北京市第八中学的校训也最终定格为“勤奋、进取、和谐、致美”。
老校训重视身体力行的能力
资料显示,当时四存中学的校训是“尚实习,尚实学,尚实行”,提倡求实精神,重视学生身体力行的能力。
1936年全北平市国文会考中,四存中学的学生包揽了前六名,学校曾因此获得为张学良将军特赠银盾一尊,上有题字:“会我以文”。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私立四存中学和北京八中合并为北京市第八中学。1950年8月12日起,朱学任校长时,把解放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传统带进了八中,使该校成为北京市第一所对外开放的中学。
一天182名同学报名参加抗美援朝
解放初期和五十年代,八中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在抗美援朝时,高中学生踊跃参军,一天就有182名同学报名。先后有五批学生进入军事院校。学校还组织全校师生用讲座等形式走街串巷,宣传抗美援朝的意义。
此外,八中师生还节约零用钱捐献;学生们还曾组成几十个卫生宣传小分队,深入到门头沟山里向农民作讲究卫生的宣传。
1984年开始,北京市第八中学被确定为进行全面教育改革的试点校,并在改革中逐步形成了“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的办学宗旨,八中的校训也最终定格为“勤奋、进取、和谐、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