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是高科技产业,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推动现代产业升级、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空天科技已成为衡量国家科技、国防力量的重要指标。航空航天后备人才培养是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持续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石。
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是北京市科技示范校,拥有北京市金鹏科技团,是海淀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学校还成立科学技术协会。学校在科学教育方面成绩突出。
为推动航空航天后备人才的培养,五十七中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创办首届“陆士嘉实验班”,探索航空航天科技人才贯通培养模式。
招生范围
2024年海淀区初三毕业生
培养目标
在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理工类和航空航天特色课程为支撑,厚植空天报国情怀,为国内985高校的理工科(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输送基础学科扎实、理工特色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中生。
特色
陆士嘉实验班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学协同培养科技拔尖人才的有益探索,是实现大中衔接贯通培养航空航天科技人才的关键路径。
1. 贯通课程体系,培养核心素养
陆士嘉实验班的课程体系以国家课程为基础,航空航天大工科课程群为特色,学校校本课程为抓手,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创新培养。航空航天特色课程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和讲师团队授课,内容涵盖大学先修通识课程、大师专题课程、拔尖创新课程、研究性学习实践课程四大板块。高端的课程和卓越的师资团队,激发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素养,为未来发展奠基。
2. 融合校内外实践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实践教理念,充分利用内外实践资源,尤其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陆士嘉实验室的资源,把课堂教学、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航空航天实践空间。北航陆士嘉实验室的教授和博士团队将与我校学生共同开展科研实践和学术研讨活动,高端的平台让学生感受航空航天魅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创建传承班级文化,坚定发展志向
构建以陆士嘉先生勤于钻研、空天报国的科研精神和爱国情怀为主的班级文化,激励学生专注于基础知识学习、鼓励思维的创新、促进同学间合作与竞争,同时强调对于学生在航空航天领域求知欲的自我实现。
4. 配备卓越师资团队,引领学生发展
陆士嘉实验班的师资阵容强大,不仅配有本校卓越的师资团队,还有北航和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授、讲师和博士团队引领学生发展。陆士嘉实验班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和校外导师一起协同,对学生的课程学习、科研实践、生涯规划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发展指导。
5. 完善班级保障机制,护航身心成长
在班级文化的引领下,在大中贯通培养的机制下,确保学生基础学科扎实、兴趣特色突出、志趣志向明确,身心健康成长。
陆士嘉实验班的创立标志着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新尝试,我们将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科技人才,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