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9月1日开学伊始,北京市试点开行通学公交,在家门口接学生,一站式直通学校。通州区积极响应家长与学生的需求,于近期成功完成了通学公交线路的优化重组工作。此次调整不仅是对现有资源的科学配置,更是对教育服务品质的全面提升,标志着通州区在推进教育交通一体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面对日益增长的通学需求,原有的67条通学公交线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路线重叠、资源浪费及运力分配不均等问题。为了更高效地服务于广大学生群体,通州区教育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携手合作,对公交线路进行了全面梳理与整合,最终将线路数量精简至57条,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截至2024年8月15日,已将此前的67条整合为57条。但服务学校增至22所,日均配车增至84部,预计日均运送人次可达5000人次,较上学期提升75%左右。
据统计,上学期通州区运营通学线路67条、服务学校20所,日均配车80部,日均车次160次,运营公里764.95公里,日均运送人次2820次,平均上座率为53.51%。
优化重组的优势与影响
1. 提升学生出行安全:集中运力、减少换乘次数,降低了学生在途中的安全风险,家长更加放心。
2. 缓解交通压力:合理的线路规划与车辆调度,有效减轻了城市道路交通压力,尤其是在学校周边区域。
3. 促进教育公平:更多学校纳入通学公交服务范围,使得偏远地区学生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服务,进一步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4. 倡导绿色出行:鼓励学生采用公共交通方式上下学,减少私家车使用,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推广绿色出行理念具有积极意义。
通州区此次通学公交线路的优化重组,是教育与交通领域深度融合的又一成功实践。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出行体验和安全保障,也为通州区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绿色的交通出行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