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日前印发了《北京市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工作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全面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等核心素养,并推动形成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一、目标任务明确
方案提出,到2027年,北京市将遴选一批优质课程资源,打造优秀美育实践品牌,建设美育名师工作室和数字美育示范实验室等,带动学校美育工作整体高质量发展。再用三到五年时间,推动构建五育融通、大中小幼相互衔接的美育新格局。
二、主要措施多样
-
深化美育教学改革
方案鼓励各中小学校开发融入北京特色的美育校本课程,高校则严格落实公共艺术课程要求,并支持校际课程互选。同时,推进教学方式改革,优化教学模式,强化五育并举融通互育。 -
提升教师美育素养
实施教师全员美育浸润,将美育纳入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培训计划,并面向全体教师举办美育专题培训。此外,抓好美育教师源头培养,促进教科研一体化发展。 -
广泛开展美育实践活动
完善全员多元展演机制,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两次校级展演活动。擦亮首都美育实践品牌,定期组织艺术实践周等活动。同时,深化美育实践交流互鉴,加强区域间美育实践活动交流。 -
营造校园美育氛围
打造“大美校园”文化特色,鼓励设立艺术角、文化墙等。鼓励学校美育特色发展,评选认定美育示范区、示范校,并建设高水平学生艺术社团。 -
推进美育多元评价机制
优化艺术素养评价方案,实施美育多元评价方式,并将美育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
多元共享社会资源
构建美育协同育人机制,打通教育与文旅部门资源协同共享渠道。发挥区域美育资源优势,推动数字资源赋能美育。
三、组织保障有力
方案还强调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加大经费保障以及狠抓工作落实等组织保障措施,以确保美育浸润行动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