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
- 建设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以满足更多家庭的托育需求。
- 全面实施教育强区三年行动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东城区整体教育水平。
- 深化集团化办学,通过集团化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 强化课内课后服务一体化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教育服务。
- 实施新一轮“四名”工程,即培养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和名学科团队。
西城区
- 增加义务教育学位5000个以上,以缓解学位紧张问题。
- 加大中学学位建设力度,在新街口街道、陶然亭街道、白纸坊街道、广外街道等多地新增教育资源并投入使用。
- 继续推进“小而精”“小而美”2.0建设,通过实施“1引领+5聚焦”的提升措施,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特色。
- 在全学段统筹提升贯通培养力度,发挥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的作用。
朝阳区
- 坚持开放办学理念,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强化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
- 成立北师大朝阳基础教育集团,并实现北京中学东坝北校区、朝阳外国语学校北苑校区等5所学校开学。
- 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集聚引进培养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 积极推动与国外高水平理工农医大学办学合作,提升朝阳区教育国际化水平。
海淀区
- 继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统筹推进新建和改扩建项目,预计增加7900个中小学学位。
- 巩固集团化办学成果,目前已累计形成43个教育集团,实现公办中小学全部集团化。
- 构建更加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扎实推进国家级改革实验项目。
- 持续扩增公办学前资源,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全部办成公办园。
丰台区
- 进一步扩大优质学位供给,加快河西、花乡等区域新学校建设。
- 高中方面通过新办、扩大招生规模等方式增加学位供给。
- 将直属事业单位使用的一些适合办学的建筑全部回归校舍,扩大学位供给。
- 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内升外引”,提升教师整体水平。
其他区
- 石景山区:改造完成171中学老山西里校区,基本建成首钢东南区配套学校和衙门口配套小学。
- 房山区:全力推动北京理工大学国家级实验室创新平台集群等项目落地建设,新增优质学位。
- 通州区: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化水平,增加中小学学位7000个,扩增公办学前学位1140个。
- 顺义区:持续增加学位供给,重点推进新建工程,计划新增学位1920个,并加快推进多所学校的新建及改扩建工程手续办理。
- 昌平区:加快推进北师大未来实验学校、北师大昌平实验学校建设项目,增加学位供给。
综上所述,2025年北京多区教育在学位供给、集团化办学、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需求,提升北京整体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