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卷难度引发热议
近期,深圳市南山区小学数学期末考卷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这份考卷以其独特的命题方式和较高的难度水平,成为了家长们和教育界人士讨论的焦点。试卷共有36道题,覆盖6页A4纸,原计划90分钟的考试时间因题目难度高而延长了20分钟。
面对这份考卷,家长们的反应各异。有的家长认为题目过于复杂,超出了孩子的实际学习能力;而有的家长则对试卷的创新性表示赞赏,认为这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师生们则相对平静,多位南山区亲历本次考试的师生表示,虽然试卷整体难度较高,但通过日常练习和积累,仍能从容应对。
二、数学情景化命题成趋势
此次考卷中,大量题目通过还原现实生活情景,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也引发了关于“数学卷子考语文”的争议。一些家长质疑试题阅读理解过多、与日常教学脱节;而另一些家长则认为这种出题方式贴近生活实际,彰显了跨学科魅力。
南山区教育部门和部分学校负责人对此表示,此次数学试卷呈现出明显的情景化、重思辨、重素养特点,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多想,鼓励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数学思维,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设计体现了数字化时代兼顾通识教育与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是当前课改方向之一。
三、专家解读与教改方向
针对这份考卷引发的热议,教育专家们也给出了自己的解读。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章勤琼认为,从单道题目来看,这份卷子里的大多数题都是好题,但整体题量偏大,需要在教学和评价中作出合理调整。他建议,试卷的体量大小、结构平衡以及考试时间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合探索。
南山区教育部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数学试卷所呈现出的变化是对新课标全新方向的具体践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应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南山区希望以试题的改革来撬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注重培养学生从信息阅读中提取关键要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面向未来的课堂变革
随着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的落实,各地正在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径。对于深圳南山区小学数学期末考卷引发的争议,有声音认为“步子不宜迈得太大”,应考虑相应年龄段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水平。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教学改革需要勇于尝试和创新,通过实践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
南山区教育部门表示,将继续加强科学命题,以命题改革推动教学方式转变,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步适应新课改要求。同时,也将积极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改革方案,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