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目的
教育部在春季学期开展部署2025年“校园餐”管理重点任务,旨在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全面查缺补漏,确保师生校园餐的安全与质量。
二、重点任务
-
夯实中小学校主体责任
- 强化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确保校园餐管理的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
加强关键环节管理
- 紧盯食材采购、配送、查验、贮存、加工制作等关键环节,加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 严格执行经费管理制度,确保校园餐资金的合理使用。
- 健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
强化督学监督与家长监督
- 畅通师生意见反映和投诉机制,及时收集并处理师生对校园餐的意见和建议。
- 推动中小学校普遍成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到校园餐的监督中来,强化家长监督作用。
-
保障体系充分到位
- 持续加大学校食堂资金和设施设备投入,提升校园餐的硬件条件。
-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校园餐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
- 推进学校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校园餐管理水平。
-
完善应急预案与追责问责
- 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事件能够迅速、高效地处置。
- 强化风险动态感知,及时发现并处置潜在风险。
- 对在校园餐管理中失职、渎职的人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
三、实施进展与成效
自2024年5月全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国各地已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学校食堂条件,“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显著提升。目前,全国采用食堂供餐的中小学校数量众多,占比高达70.75%。
四、总结与展望
教育部的最新部署为校园餐管理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措施。未来,随着这些措施的逐步落实和完善,相信校园餐的安全与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师生的健康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同时,也期待社会各界能够持续关注和支持校园餐管理工作,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营养的用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