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大科学教育”强基工程、课程教学提质工程、共同体建设工程、活动品牌开发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石景山区推进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未来三年,石景山区将以“好课堂+大社会”为实施策略,推动科学教育加法各项措施全面落地,构建丰富多元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共享融通的科学教育资源库,打造“科幻+”区域特色活动品牌,使科学教师素质和能力明显增强,学生科学素养明显提升,探索科学教育整区推进、示范引领的“石景山方案”,推动形成“有氛围、有队伍、有内容、有特色、有成效”的区域大科学教育发展新格局。
在实施强基工程方面
《方案》提出,石景山区将构建高标准科学教育资源体系,推进专业实验室建设,设立区域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平台。同时,招聘高素质科学教师,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各学校至少设立1名科技辅导员的目标,并聘任科学领域专家学者、高科技企业家等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此外,石景山区将成立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完善教研网络,建立科学教师全员轮训机制,构建“教、学、研”一体化平台和全面科学评价体系,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在课程教学提质工程方面
《方案》指出,石景山区将构建一体化科学课程体系,做强学校主阵地,推动科学教育与各学科融通、学段衔接、课内外协同,设计一体化课内课后教育,将科学教育纳入课后服务;挖掘区域科技资源优势,开发基于劳动教育的科学课程,开展研学活动,培育高质量学生科技社团;探索STEM教育路径,推进项目式学习和跨学科综合课程建设,构建协同创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探索教师与AI结合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发挥教育集团优势,打造“一集团一特色”“一校一品”的科学特色课程群,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创建跨学科协作教研组。
在共同体建设工程方面
《方案》也做了相关部署,将依托石景山区“京西科幻之城”的区位优势,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发起科学教育卓越联盟,推动校企馆社资源整合与共享;建立覆盖全区的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库和科学类社会大课堂“资源地图”,打造一批高水平科学教育实践基地;推动全区中小学校至少结对1所优质机构,培育馆所、基地、企业和高校深度参与的科学教育新模式。同时,还将实施家校社科普共育行动,建立联动机制,开展科技专家校园行等活动,引导家长参与科学教育。
在品牌开发工程方面
《方案》强调要打造科幻科普教育品牌高地。依托石景山区承办中国科幻大会的核心优势,搭建学生与国内外顶级科幻作家、科学家的交流平台,深化“科幻+教育”融合模式。每年举办石景山区中小学科技节,开展主题阅读、专题论坛和创新竞赛等系列活动。同时,深化“探知少年”科普育人行动,打造覆盖校园与社区的科普教育网络,依托科技专家校园行、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等活动,推动科技教育优质资源精准服务每所学校。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以成立
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石景山分院为依托,推动小初高科学教育纵向衔接。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质评价与成长发展跟踪数据库,为区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依据;支持教育集团构建小初高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链条和课程体系,深化与高校合作,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实践;实施拔尖创新人才专项培育计划,统筹优质资源,搭建高端育人平台,优化人才早期发现与培育机制;实施特级教师工作室领航拔尖计划,组建科学学科专家团队,推动区域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探索“特级教师—学科专家—项目学生”三位一体培育链条。
延伸阅读:
👉2025年丰台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时间表(幼升小、小升初)
👉2025丰台小升初入学信息汇总(意见、时间、途径、非京籍等)
对北京升学招生要求、入学政策、如何准备等有疑问,可预约一对一升学咨询,会有相应老师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