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谋划,五育并举
文件首次将身心健康纳入统一规划,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方面,要求确保学生每日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春秋季各举办一次运动会,发展“三大球”及班级赛,提升抗挫能力与团队精神。美育实践则通过“唱响校园”等活动,搭建合唱、戏剧等展示平台,舒缓学生心理压力。
家校共育,社会支持
家庭层面,倡导“倾听一刻钟,活动一小时”亲子互动,强化家长会、家访制度,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平台。社会方面,推动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参与育人实践,开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同时,严格管控学生网络使用,减少电子产品依赖。
精准保障,科学评价
学校需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身心发展数据,对特殊群体实施“一对一”帮扶。北京市将构建市、区、校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监测近视、肥胖、心理健康等指标,并将结果纳入学校考核。此外,加大心理教师、校医配备,三年内实现教师健康教育全覆盖培训。
该政策通过多维度协同,为中小学生打造全方位、全过程的健康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