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升初网

登录 | 注册

2025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写作范文5篇

2025-09-01 11:34|编辑: 赵老师|阅读: 19375

摘要

2025《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范文5篇,观后感如何写?

2025《开学第一课》主题为“奋斗与铭记”,观后感如何写?北京小升初网整理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范文5篇,供北京中小学学生参考!

2025年升学必备▶️小初高《状元笔记》(全科)▶️小初高思维导图(全科)

2025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范文)

范文1:铭记历史,以奋斗续写时代华章

观看完 2025 年以 “铭记与奋斗” 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我的内心被深深震撼。节目以抗战胜利 80 周年为契机,带领我们重温那段烽火岁月,让我在铭记历史中读懂了责任,在回望奋斗中汲取了力量。

当镜头聚焦 “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白刃格斗英雄连”“刘老庄连” 的英雄事迹时,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的身影,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敌的长城,那种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气概令人动容。而新安旅行团的少年们,以 “旅行” 为武器宣传抗日、唤醒民众,更让我明白,爱国从无年龄之分,青春的热血永远为祖国沸腾。

延安的窑洞里,《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故事令人心潮澎湃。那激昂的旋律里,藏着中华儿女不屈的灵魂;从八一式马步枪到歼 - 10 战斗机的跨越,更直观展现了人民军队从弱到强的奋斗历程,这不仅是装备的升级,更是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的见证。杨靖宇将军胃里的草根树皮、左权将军写给家人的家书、南京大屠杀的惨痛真相,每一个细节都在提醒我们:历史不容遗忘,和平来之不易。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没有硝烟的年代,但 “铭记与奋斗” 的精神从未过时。那些英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需要我们用心守护;他们未竟的强国梦想,需要我们接力实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不必像先辈那样浴血沙场,但可以把对历史的铭记化作学习的动力,把对祖国的热爱融入日常的行动。

《开学第一课》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懂得,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震撼与感动,脚踏实地、奋力拼搏,用青春的力量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篇章,让英雄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范文2:铭记历史烛火,照亮奋斗征程

观看完以 “铭记与奋斗” 为主题的 2025 年《开学第一课》,我的内心被深深震撼。节目以抗战胜利 80 周年为契机,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娓娓道来,让我在回望历史中读懂了 “铭记” 的重量,更在精神传承中明晰了 “奋斗” 的意义。

当镜头聚焦 “平型关大战突击连” 的战旗、“白刃格斗英雄连” 的钢刀、“刘老庄连” 的冲锋号时,那些定格在历史中的战斗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战士们不畏强暴、以命相搏的身影,是中华民族不屈脊梁的生动写照。而新安旅行团的少年们,用脚步丈量山河、用呐喊唤醒民众,让我懂得爱国从无年龄之分,青春的力量从来都是时代的光。在延安窑洞前聆听《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故事时,那 “风在吼,马在叫” 的旋律仿佛穿越时空,让我触摸到了全民族同仇敌忾的热血脉搏。

从八一式马步枪的简陋到歼 - 10 战斗机的翱翔,装备的变迁是国家富强的缩影,更是一代代人接续奋斗的见证。杨靖宇将军胃里的棉絮与树皮、左权将军写给家人的家书、南京大屠杀的沉重史实,这些细节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提醒我们 “勿忘国耻” 的警钟。历史从不是过去式,那些英雄的精神早已融入民族血脉。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铭记” 不是沉溺于伤痛,而是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我们或许不必面对枪林弹雨,但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课堂上的每一次钻研、操场上的每一次奔跑、生活中的每一次担当,都是对 “奋斗” 最好的诠释。

这堂特殊的 “开学课” 让我明白,历史的烛火照亮前行的道路,英雄的精神指引奋斗的方向。我们定当铭记历史、不负韶华,用青春的汗水浇灌祖国的未来,让英雄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范文3:铭记烽火路,奋斗新征程——2025《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当“铭记与奋斗”五个大字在屏幕中央亮起,我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拉回八十年前的硝烟里。节目没有空洞的口号,而是用连队、少年、歌声与战机四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的沉重之门。

第一把钥匙,是三支英雄连队的番号。“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的刺刀尖仍闪着寒光,“白刃格斗英雄连”的呐喊犹在耳畔,“刘老庄连”的八十二座墓碑却静默无声。主持人让我们闭眼倾听:枪声、雨声、心跳声交叠,我忽然明白,英雄气概不是课本里的形容词,而是年轻战士用血肉写下的动词——冲锋。

第二把钥匙,是新安旅行团的少年们。十四五岁的年纪,本该坐在课堂,他们却背起木箱,以山河为课本,以脚步为笔,把“救亡”二字写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镜头里,老团员华发如雪,却仍清晰唱起《义勇军进行曲》。那一瞬,我羞愧地低头:同样的青春,我们是否把“爱国”简化成了转发一条微博?

第三把钥匙,是延安窑洞的灯火。《黄河大合唱》的旋律冲出残破的钢琴,穿过黄河的怒涛,化作四万万人的怒吼。我第一次听懂,“风在吼,马在叫”不是修辞,而是民族在生死关头的集体呐喊。歌声未落,画面切到今天——歼-10划破长空,八一式马步枪静静躺在展柜,锈迹与银翼对视,八十年岁月轰然合拢:从“能打仗”到“打胜仗”,奋斗的接力棒从未掉落。

第四把钥匙,是南京大屠杀的黑白影像。成堆的尸体、哭泣的孤儿、30万刺眼的数字,让“铭记”二字鲜血淋漓。主持人说:“忘记屠杀,等于第二次屠杀。”那一刻,泪水模糊了我的眼镜,也洗亮了心底的誓言:绝不让历史在现实中重演。

四把钥匙,打开同一扇门:铭记不是沉溺过去,奋斗也不是空喊口号。铭记,是把英雄的血泪化作今天的钙质;奋斗,是把历史的重托变成肩上的重量。当节目结束,我抬头望向窗外的霓虹——这灯火,正是80年前那群人愿意用一切去守护的未来。于是,我关掉弹幕,打开笔记本,把今天的作业标题郑重写下:《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范文4:灯,亮在历史的隧道口——2025《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灯光暗下,屏幕亮起,平型关的硝烟从黑白的裂缝里扑面而来。那不是特效,是1937年的空气。镜头贴着突击连的旗面,弹孔像一排睁大的眼睛,逼我与它对视。我听见自己的心跳与枪炮同频——原来“铭记”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是此刻与彼时的共振。

节目像一条隧道,把80年的黑暗与光明打通。新安旅行团的孩子们蹦跳在镜头里,他们的小腿沾满泥浆,却跑赢了日军的马蹄;延安窑洞的灯火被风撕得东倒西歪,却把《黄河大合唱》的每一个音符照得锃亮。当歼-10的尾焰划破21世纪的夜空,与八一式马步枪的锈迹同框,我仿佛看见时间的河床:血是上游的水,奋斗是下游的浪,我们是被历史托起的船。

最刺痛我的,是南京大屠杀的30万。主持人没有渲染,只是让一位幸存者奶奶用南京话说:“那年我七岁,今天93。”七个字,像七把钝刀,剜得人无法呼吸。我忽然明白,铭记不是把历史挂在墙上供人参观,而是把它种进肉里,长成骨头。

节目结束,灯重新亮起,我却舍不得眨一下眼。我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在作业本上写下第一行字:“如果英雄连队的平均年龄是19岁,那么15岁的我该拿什么去配得上他们的牺牲?”这一问,像一颗火种,点燃了我整个新学期。

灯,亮在历史的隧道口,也亮在书桌、跑道、实验室。铭记让我们看清来路,奋斗才能把来路走成去路。今晚,我把台灯拧到最亮,让光穿过80年的硝烟,照向2035年的自己——那时的我,也许正驾驶着第七代战机,在祖国的蓝天上对当年的孩子们说一句:这盛世,如你所愿。

范文5:从“最后一课”到“第一课”——2025《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1937年,都德的《最后一课》让“亡国奴”三个字刺痛了中国人;2025年,《开学第一课》把“铭记与奋斗”刻进了我们的DNA。同样的“课”,不同的时代,隔着88年的时空击掌。

节目用四个“看见”完成了一次灵魂的点名。

看见连队——“刘老庄连”82名战士全部牺牲,平均年龄21岁。镜头扫过纪念碑,我数碑上的名字,数到第15个时,手开始发抖:那正是我哥的年纪。

看见少年——新安旅行团最小的团员只有9岁,却能把《松花江上》唱得让黄河改道。今天的我,还在纠结选哪个奥特曼。

看见歌声——《黄河大合唱》排练现场,冼星海把脸盆当鼓,把窑洞当音乐厅。一曲唱罢,油灯里的火苗集体起立。

看见战机——歼-10试飞员说:“我飞过的每一公里,都在替先烈丈量和平。”尾焰划破云层,像给天空缝了一道不会愈合的伤口,提醒我们曾经被撕裂得多深。

四个“看见”之后,节目把镜头交给了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老人把拐杖在地上重重一杵:“你们不记住,我死了谁替我疼?”这一杵,像杵在我心里,眼泪比弹幕先一步刷屏。

节目最后没有明星合唱,也没有集体宣誓,只让全场灯光熄灭十秒。黑屏里,我看见自己模糊的倒影与烈士重叠。十秒之后,灯亮,我听见自己小声却坚定地说:“到!”

这不是节目的彩蛋,而是历史的回声。80年前,他们用生命答“到”;今天,我们用奋斗答“到”。

关掉电视,我把QQ签名改成:“请把‘铭记’设为24小时在线,把‘奋斗’设为永久置顶。”然后打开物理竞赛题,在草稿纸顶端写下:“歼-20的升力公式,我来推导。”

从“最后一课”到“第一课”,从被侵略者到建设者,我们这代人的作业只有一道:把历史的负重量,变成未来的正能量。今晚,我写下第一笔答案,愿它配得上那82座墓碑,配得上那30万亡魂,配得上“中国人”三个字。

延伸阅读:

👉2026年北京小升初家长交流群已建立!点击进群!

👉2026北京小升初入学攻略:政策、时间、非京籍材料、志愿填报、录取结果查询、跨区手续办理等

👉2025年北京中小学秋季开学信息汇总(时间、变化、事件)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由北京小升初网团队排版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2025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如何写?写作逻辑、写作金句、佳作范文分享

2025《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如何写好+写作金句+范文欣赏

2025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有感300字作文

0

收藏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分享

QR Code

微信里点“发现”

扫一下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报错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5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5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

没有更多了

  • 2026北京小升初

  • 2026海淀小升初

  • 2026西城小升初

  • 2026朝阳小升初

  • 小学期末试卷

  • 剑桥五级代报名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2026北京小升初交流群

  • 人大附中早培班

  • 八中少儿班素质班

  • 2025北京小升初

  • 26入学

    26入学

  • 划片查询

    划片查询

  • 剑桥五级

    剑桥五级

  • 社群加入

    社群加入

  • 学校招生

    学校招生

  • 提前招生

    提前招生

小升初招生信息分享,扫码关注

北京初中入学

bjczrx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