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海淀区进一步优化“1+3”人才培养试验项目,共设22所区级实验学校,旨在通过多元化特色课程,培养科技、人文、人工智能、美术及小语种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快随北京小升初网来看详情!
在科技领域,多所学校设立科技特色班,聚焦STEM教育,引入前沿科技课程,如机器人编程、人工智能基础等,为学生提供实践与创新平台。人文方向则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通过经典阅读、历史研究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批判性思维。
人工智能作为新兴热点,海淀区内多所实验学校开设人工智能实验班,利用清华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周六及寒暑假集中授课,让学生在前沿科技领域展翅高飞。
美术特色校更是亮点纷呈,如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以其卓越的美术课程体系和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成为培养美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不仅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强调艺术素养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此外,为满足“一带一路”发展需求,海淀区还设有小语种特色班,如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的小语种四年制特色班,旨在培养具有扎实语言功底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这22所区级实验学校,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共同构成了海淀区“1+3”项目的多元化培养体系。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理性选择,科学申报,实现个性化发展。海淀教育将继续秉持育人为本、课程为先的原则,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