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5年开始,北京市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将迎来一次重大的考试形式变革——由传统的闭卷考试转变为开卷考试。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命题思想的更新,还标志着考试功能和教育理念的深刻转变。
考试内容的转变
开卷考试的核心在于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构建与形成。为了引导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测试卷在命制过程中注重情景创设和问题设计的创新。例如,某次适应性测试卷中的第23题,以“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为载体,通过讲述宪法故事、解答同学疑问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宪法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培养其宪法意识和爱国情怀。
此外,考试内容还紧扣时代主题,如第25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背景,细数国家发展成就,引导学生感受时代的强劲脉动,增强爱国情怀和使命感。这种命题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试题形式的创新
为了更好地适应开卷考试的特点,测试卷在试题形式上进行了多项创新。首先,新增了判断题这一题型,共计10道,合计10分。判断题在命题立意上注重价值引领作用的发挥,使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接收和强化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念。同时,判断题还提高了考试内容的覆盖率,使得考试更加全面和深入。
其次,测试卷还增加了“开放性”任务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这类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情境要求,结合所学写一段话或进行其他形式的表达。例如第24题以“以信表心”实践活动为情境,要求学生给身边给予自己温暖和力量的人写一封信。这种题型不仅考查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引导他们在真实的实践体验中感悟美好情感的力量和生命的意义。
评分标准的优化
为了更好地适应开卷考试的特点和要求,测试卷在评分标准上也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坚持“有答案标准,无标准答案”的理念,以采意给分为主。这意味着在评分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作答中表达出的学科观念的内涵和正确价值观的体现,而不是过分强调学科术语的精确运用。
其次,评分标准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不同思路表达不同见解和提出不同问题解决方案。这种评分标准的设计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还促进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化展现。例如,在开放性任务中,只要学生能从某一角度进行深入阐释或提出符合正确价值观的基于真实体验的感悟,都能获得较高的分数。
对教学的启示
开卷考试的实行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从教授知识点升级到传递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创新表现。同时,教学要坚持实践育人原则,加强课内课外相联结,关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紧密结合。通过创设具有真实性、典型性、适切性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引导他们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道法”开卷考的实施是推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思政效果固化度,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