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额激增,普校升学通道拓宽】
2025年北京中考校额到校比例显著提升,优质高中将50%以上招生计划分配至一般公办初中。以西城区为例,名额从2024年的1140个增至2872个,覆盖初中数量翻倍。
【择校逻辑生变,指标分配成关键】
小升初家庭需优先选择校额到校名额充足的初中。如海淀区自2022年起所有初中(含民办)均享政策,朝阳区虽推行“全覆盖”,但名额仍供不应求。家长需关注目标校历年名额分配及变化趋势,例如西城新增初中校名额占比约17%,一般初中达27%。
【政策门槛明确,规划需前置】
学生需满足
①具有普通高中升学资格且具有同一学校连续三年学籍的应届毕业生。
②总分达到430分,初中综合素质评价达到B等。
中等生升学压力或向校额到校倾斜,头部生仍可冲刺统招。建议家长提前测算孩子成绩稳定性,结合学校教学质量综合决策。
【教育公平加速,择校焦虑缓解】
校额到校扩容推动教育资源均衡,普校生升学机会增加,抑制“学区房”过热。但需注意,优质初中与一般初中的名额分配比例存在差异,家长需结合政策细节与孩子特长,规避盲目择校风险。